宽灏科技创造健康照护市场价值

近年来医学影像学技术发展很快,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脑内部功能,包括磁共振检查中的功能性磁共振扫描(f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脑磁图(MEG)等检测方法,通过这些检测手段,我们就能够精准定位患者脑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判断患者运动功能、言语功能、认知功能障碍的预后,为后期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但是这些科学化的神经康复治疗措施都只能在医院里进行。这些病患在医院的住院时间有限,病人离开医院后据统计有将近77%持续在家照顾,14%病患接往机构照顾,医师护士对这些需要照顾的患者如需持续医疗就要运用远程照顾系统。其中脑电采集设备与服务平台是一种刚性需求的系统。目前市面上并无可供医师使用的远程脑电波采集设备提供给病患。

 


全国失能老年人状况专题研究。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失能老年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调查预测,2016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4063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 21%。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随着人口老化程度急速升高,到2020年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8000万人。此外,民政部下属研究机构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发布《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每年全国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平均每天走失约1370人。失智和缺乏照料成为老人走失的主因。2010年四川省内各社会福利机构拥有的失能、半失能照护总床位数约为20万张,占失能、半失能人群的12.4%2016年照护总床位数约为30万张,占失能、半失能人群的12.0%

按目前四川省平均消费水平,每个失能、半失能患者年均消费为45600元,四川省失能、半失能患者社会总消费为:2010:73.42亿元,2016:114亿元。每年以10%逐年增长中。


 

 

 

 

 

 

 

 

行业需求与痛点


据卫生部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龄化社会步步进逼,让看病难、成本高、优质医疗资源匮乏、医师受限于医疗环境及设备的限制,成为老年人的主要精神困扰。老年人患病具有患病率高、慢性病患者多、多病共存、并发症多、病情变化迅速、长期失能多等特点,老年人看病就医则会遇到站不住、挤不动、等不及三大难关。


面对高龄患者可能存在的多病共存、并发症多等问题,会诊陷入了胶着,而老人也面临着要么转大医院确诊,要么保守治疗熬一熬的状况。无论那种状况,医生、家属都无法接受。

这时如果有一位经验丰富的专家与一套远程照顾系统(平台)给出有理有据的诊断,一切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四川省雅安地区持续植物状态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指出:

四川省植物状态(PVS)患者现状:

1.现有人群量:依据2012年《四川省PVS患者成因及现状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我省现有PVS患者17380人;

2.新发人群量:依据中华医学会脑复苏学组统计报告:我国现有PVS患者100万人,每年新发10万人;

3.住院患者9%,其他医疗机构14%,在家患者77%


2010年3月1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表的《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300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0%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占总体老年人口6.23 %。到2018年底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人。

20161010日,《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报告显示, 2015年,全国城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在老年人口中的占比18.3%,总量约为4063万。老年人的家庭环境不适应老年人身体状况变化的超过了6成。20161010日,民政部下属的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联合今日头条在民政部发布首份《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每年走失老人约为50万人,平均每天约有1370个走失老人案例发生。走失原因难以准确归类,但主要是迷路、老年痴呆和精神疾病。